“氫能”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一個熱議詞。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交與“氫能”目標有關的建議。2022年3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氫能在我國低碳轉型中的戰略定位,為氫能中長期發展描繪了藍圖。
作為氫能產業發展的重要催化劑,鉑族金屬(鉑、鈀、銠、銥、釕、鋨)中的鉑是*橫跨制氫、儲氫、運氫、用氫四大領域,為清潔能源高效提供解決方案的金屬。比如鉑和銥在質子交換膜 (PEM)應用中,不僅可以對氫氣進行催化反應來發電,而且還可以在該逆反應中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生產氫氣(綠氫)。未來隨著國家產業扶持政策的落地,氫燃料電池的應用的廣泛,必然擴大鉑催化劑的需求。
“要大力發展氫能源,推進氫能源列車、氫能源汽車、電動汽車在青藏高原的應用,助力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青海省委會主委王昆說。根據國外研究機構評估,如果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全球市場份額為6%,每年將需要約110噸的鉑,占2022年全球鉑金年供應量(預估242噸)的近45%。按照歐盟宣布的氫能戰略,計劃到2030年建成4萬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綠氫)產能目標,屆時全球的綠氫產能上限估計可能是這個數字的5倍,即20萬兆瓦。基于該估算,假設制氫電解槽鉑載量為0.13克/千瓦的情況下,20萬兆瓦的電解槽裝機容量對鉑的累計新增需求將達到50噸。
這些新增的鉑族金屬需求必然對未來全球市場的供求關系帶來重要影響。特別是對于自身鉑族礦產資源貧乏的中國,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鉑資源的長期供應保障。我國每年礦產鉑鈀產量極少,卻是世界上*大的鉑鈀消費大國,為此,國內的鉑鈀供應大部分靠進口,剩余依賴回收。基于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變化,對鉑鈀供應的長期保障考慮,業界呼吁加快發展國內鉑族金屬市場、多渠道增加國內儲備。
一是建立國家/產業的戰略儲備。國家應盡快將鉑族金屬納入重要戰略儲備,相關部門研究鉑族金屬的科技應用前景(氫能,燃料電池,材料,環保等產業)及評估未來需求,鼓勵和支持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聯合成立鉑鈀基金,為未來需求建立儲備。
二是完善國內交易市場基礎設施。呼吁國內交易場所在了解國內鉑鈀產業和市場需求的基礎上,補充和完善鉑鈀市場的交易所現貨交易品種。加快廣州期貨交易所推出鉑鈀期貨,為鉑族金屬的產業企業提供套期保值和價格發現工具。
三是優化鉑族金屬回收產業政策。國家稅收和環保政策應對鉑族金屬的回收予以扶持,提供有利于鉑鈀“內循環”機制的稅收及環境政策。比如交易所或場外交易的鉑金交易應像倫敦等其他主要交易市場,免征鉑金投資品13%的增值稅,鉑族金屬資源回收、運輸等應提供相關便捷的審批手續,而非直接列入危廢名錄,提高鉑族金屬二次資源回收利用效率。
根據世界鉑金投資協會的*新報告,在經歷了兩年的大幅市場盈余之后,鉑金市場預計將在2023年轉向市場短缺,這主要是由供應受限,汽車、工業應用和投資等領域需求強勁增長所推動。全球鉑金市場供應緊張的苗頭已經初現,加快發展鉑鈀市場、多渠道增加戰略儲備、確保長期供應能力已經是箭在弦上,成為關乎國家未來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舉措。
本文轉載自長江有色金屬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